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技術在生活中的應用也逐漸廣泛,對于教育領域而言,技術的發展也為整個行業帶來了眾多便利。
對于學生而言,這是一種更有效地改善學習效果的方式;作為教育工作者的專業工具,它有助于在內容規劃、知識管理和專業學習等方面提升工作效率。
根據Polycom(寶利通)一項調查顯示,現在全球人口中有三分之二(62%)的人正充分享受隨時隨地工作的便利,借助虛擬方式共享內容和創意的團隊協作如今也是“業內常態”。
面對技術發展對教育行業的影響與推動,Polycom亞太區解決方案營銷總監 Mei Lin Low總結了五個在未來一年中將在教育領域中“大展宏圖”的技術:
一、教育人工智能(AIED)
目前,人工智能技術在教育領域發展勢頭正盛。想象一下,如果每位學生都擁有自己的虛擬學習助理或者基于人工智能的機器人,則可以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為用戶給予所需支持,創造個性化的學習體驗。不僅如此,也可以實現基于教學的實時評測,利用智能教學平臺幫助老師追蹤每一位同學取得的學習進展。
二、沉浸式學習
隨著BYOD(自帶設備)的日益流行,為學生提供基于平板電腦和個人電腦等設備以及建立與外部世界之間的高速互聯網連接正在成為“教育基本要素”。由此帶來虛擬現實技術在教學方面更加廣泛地應用,在課堂內外為學生創造真正的沉浸式學習體驗。
三、超協作課堂
利用視頻會議協作和數據共享來實現按需學習或個性化學習,連線以往無法訪問的專家,同時為遠程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的學習體驗。可以想象,學生、教師和學校之間下一步將是從“協作”走向“超協作”– 匯聚來自不同院校、行業、生態系統和地域的知識、能力和理念。在我看來,2018年乃至未來,將有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樂于接受“隨時隨地學習”的理念。學生可以按照適合自己的方式、隨時隨地開展超協作形式的學習。
四、云上智能校園
我們已經看到人工智能技術和機器學習推動著智能家居浪潮,同樣,我們也看到朝著創建智能校園方向發展的趨勢。這包括ICT(信息通訊技術)在采購、管理和問責方面的運用的卓越成就,從而全面滿足學習者、教育工作者和校園行政團隊的各種需求。
市場分析機構IDC認為,中央教育機構還將致力于利用云技術的優勢,通過加強與云計算相關的IT整合和共享服務計劃來推動成本節約和提高運營效率。
五、不斷壯大的編程技術
編程的日益普及使得教學方式也在迅速演進。例如:Microsoft繼續推廣它的Minecraft編程計劃,讓學生學習如何在游戲內實時編寫代碼。其他許多公司也相繼推出針對少兒的編程學習產品,既有加速和促進培養設計思維和邏輯思維的STEM初學者工具包,也有教師專業電子課件,以確保教師擁有課堂進行編程教學所需的工具。
正如這篇文章提到的,我們的學習方式與教育環境管理方式正在快速升級,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人工智能、機器人以及虛擬助理等新興技術這些現在看來還很新奇的技術,能夠走入尋常百姓家,為教育、商業等多個領域發揮出更大的潛能。而Polycom也將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在風云際會的技術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為更多用戶創造更全面、專業的視頻會議技術體驗。
南方電訊專注于多媒體通信及應用解決方案,運用26年數萬個項目的成功服務經驗,融合寶利通(Polycom)、快思聰(CRESTRON)、洲明、MAXHUB等全球知名品牌,以及自主品牌Potevio系列產品,組合設計出符合各類用戶應用需求的解決方案。成功服務于上海紐約大學、北京格局商學、南京審計學院等眾多各類教育機構,為教育行業用戶提供智慧教育中的遠程視頻教學基礎建設服務,為均衡國內教育資源貢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