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字視聽網訊】10月23日上午,記者從三亞市教育局了解到,海南省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班班通”工程現場會將于10月25日至26日在我市召開,市教育局作為全省率先實現“班班通”工程試點單位將介紹經驗。
多數學校已實現“班班通”
據了解,近3年來,我市現代教育信息化經費投人逐年增加,全市中小學校教育技術裝備經費共計投人1.345億元,其中2010年投人1200萬元,2011年投人2000萬元,2012年投人3000萬元。應海南省教育廳的要求,市教育局決定率先在全省開展義務教育學校現代遠程教育“班班通”工程試點工作,今年另外追加投人建設“班班通”工程7250萬元,開展了“多媒體進教室”應用年活動。目前,多媒體進教室覆蓋率已達到95%。
目前,市九小應有的教學設備和專用教室基本配置齊全,并建成無線校園網,做到“三機三網”進教室(計算機、投影機、展示臺,天網、地網、校園網)。學校在傳統課堂中實施網絡環境下的教與學,逐步實現數字化校園。
多媒體進教室覆蓋率達95%
市教育局綜合考慮國內外成熟的經驗,在“適用、夠用、兼容”的原則下,根據三亞教育教學實際,適當超前配置,總體分別為“互交白板”和“電視、機體”兩個類型、五種模式裝備各個班級教室,F在,按照確定的多媒體教室工程的五種模式,實施“班班通”工程項目的學校共計160所9個教學點,現已裝備教室達1965間,多媒體進教室覆蓋率達到95%,受惠學生達81416人。
現代化教育讓課堂更精彩
借著這一東風,約占我市少數民族學生86%的鳳凰中學全面展開“班班通”,現代遠程教育。
據了解,該中學原來只有兩個多媒體教室,今年5月后,每個教室都完成了多媒體教室工程設備安裝。在這之前,學校就組織老師進行現代教育技術的全面培訓,并在設備安裝到位后再次進行針對性的培訓,讓大部分老師迅速掌握電子白板的操作,并運用到課程教授中。
“一開始一些老師挺抵觸,他們覺得憑借自己的經驗,一支粉筆、一個教案就可以了。”鳳凰中學校長吉爭上說,學校要求55歲以下的老師都要學會使用多媒體。多媒體教室工程設備安裝好后,經過培訓,大家逐漸接受了這種新鮮事物。老師不僅可以通過制作的圖片、課件形象地呈現知識點,還可以直接用手指或筆在“電子白板”上書寫,而現在,“黑板、粉筆幾乎都不用了”。
數字化校園雛形初成
現在,我市已經建起了三亞教育網、教育資源網和應用系統,通過建立基礎教育資源中心,形成省、市、?v向的教育資源網絡平臺,為學校提供了優質教育教學資源。
目前,我市已有17所學校建成了校園網,建成學校計算機網絡教室117間,計算機數量3732臺,學生擁有計算機比例32:1,教師計算機1869臺,有95所中小學校開設信息技術課程,建有多媒體電教室(含報告廳、移動多媒體)61間,教育衛視寬帶接收站139座。全市113所學校通過光纜和ADSL連人城域網,中小學遠程教育100%全覆蓋。“班班通”突破了教育環境的時空限制,為師生共享網上資源提供了便利條件,為教師打造了一個現代化的教育平臺。
市教育局有關負責人說,工程項目建成后,資源建設一直是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點和難點,也是教育信息化發展的一個瓶頸,目前主要利用國家教育衛星數據資源即“IP資源”和省教學資源庫。為做好傳輸平臺等保障服務,我市積極將省內外基礎教育資源網站鏈接在網頁上,以方便師生檢索。按照跨越、創新、集成的原則,緊密配合課改,加快資源建設的步伐,大力開發、整合優質教育資源,形成三亞特色,努力為提高教育質量服務。
價格面議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