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字視聽網訊】視頻會議系統作為跨地域交流的溝通工具,已然得到越來越多用戶的認可與青睞,并且隨著網絡和視頻技術的發展,已經廣泛植根于政府、軍隊、金融、大中小型企業等領域,成為人們日常會議、協同辦公的必備工具。而從用戶的角度而言,面對市場上林林總總的視頻會議系統產品,如何才能購買到適合自己的產品,成為最受他們關注的話題,本文就從視頻會議系統產品類型入手,并且從用戶需求的角度為用戶提供一些選購技巧。
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可以說是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在購買產品時候同樣適用,我們要想購買到適合自己的產品,首先就要對產品有一個大概的了解,所以我們先來關注一下什么是視頻會議系統以及它有哪些分類。
視頻會議系統,顧名思義,就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不同地方的個人或群體,通過傳輸線路及多媒體設備,將聲音、影像及文件資料互傳,實現即時且互動的溝通,以實現會議目的的系統設備。與電話不同的是,除了能與對方進行語言交流外,還能看到他們的表情和動作,使處于不同地方的人就像在同一房間內溝通,這樣一來,遠距離的人就不用再長途跋涉親臨現場,有助于提高辦公效率。
通常視頻會議系統又分為硬件視頻會議系統和軟件視頻會議系統。
硬件視頻會議系統又稱為電視電話會議系統,是視頻會議最早的形式,硬件視頻會議需要運行在專用線路,使用遙控器操作專用的終端,布置專用會議室,通過硬件mcu召開會議。其突出特點是音視頻效果好、操作簡單、功能單一,但是由于需要專用線路和專用設備,所以價格昂貴。
軟件視頻會議系統是隨著網絡發展出現的新形勢,主要依靠互聯網,通過在pc上安裝軟件實現視頻會議的終端和mcu功能。相對于硬件視頻會議,價格便宜是軟件視頻會議的突出優勢,其同時具備的功能豐富,升級方便的特點也是吸引用戶的亮點。但是由于軟件視頻會議在pc上運行,pc的不穩定和操作復雜,對使用視頻會議的人員有一定的技術要求。同時由于互聯網帶寬的不可保障,網絡視頻會議存在音視頻延遲、抖動和網絡斷線等問題。
除了基于專網運行的純硬件視頻會議系統以及基于ip網絡的純軟件系統,還有兩種類型是介于兩者之間的,一種是半硬半軟的視頻會議系統,一種是點對點即時通訊軟件。而今天,我們主要介紹純硬件視頻會議系統在選購時需要衡量的幾個問題。
一、 產品的硬性指標——音視頻效果
對于視頻會議產品來說,音視頻效果是它最為直觀的表現形式,也是用戶衡量一款產品最為常用的指標,在音頻方面,多數視頻會議產品廠商采用的技術基本相同,都是國際電信聯盟itu組織的h.320標準的g.7xx的音頻編碼規范。聲音是經過有損壓縮的,除了技術指標外,還應該需要具備回聲抑制、自動增益控制、噪音消除等語音處理功能,以保證系統的語音效果更加流暢自然。
視頻方面需要避免的一個誤區便是:唯“高清”馬首是瞻,很多不了解視頻會議的用戶通常認為只有高清的視頻會議系統才是值得選擇的,可以說是言必談高清,而往往忽視自己的使用環境。對于高清視頻會議效果的保證,除了設備,相匹配的網絡環境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用戶的各分支機構沒有專線或專線帶寬不滿足運行高清會議的條件,例如10點720p高清會議的帶寬需要各分支機構至少有2m專線,否則則無法實現高清效果,這樣一來,購置的高清會議將難以發揮作用,最后被淪落為標清設備使用,可謂勞民傷財。
從產品層面而言,除了音視頻效果以外,一款好的視頻會議產品還應該做到功能豐富、兼容性強,比如能夠適應internet、城域網、局域網、vpn和衛星網絡等多種網絡,這樣對于用戶日后的擴展應用相當有幫助。
二、用戶自身的使用環境
個人認為,買東西,最重要的不是最貴最好,而應該是最適合自己的,盲目追求高端奢華,只能造成資本的浪費,因此用戶在選擇產品時,除了注重性能之外,還應該與自己的實際應用環境相聯系。
1、明確應用場合
一般說來,在政府辦公領域應用時,優良的音視頻效果以及穩定性會應成為用戶考慮的首要因素;在教育辦公領域應用時,交互的實時性、大量豐富的多媒體課件傳送能力、超媒體信息交互等輔助功能則應為用戶關注的焦點;在企業級應用中,由于企業網絡環境和視頻產品的多樣性,在應用過程中產品的互通性以及網絡接口的豐富性應該備受用戶的關注。
2、結合現實需求
在選購視頻會議系統的時候,要結合本單位的實際工作需要和各分支機構的網絡狀況等因素綜合考慮。大型會議室使用高清會議設備,中型會議室使用標清會議設備,桌面型用戶使用軟件終端,外出辦公的用戶可使用軟件終端、3g手機或電話參加視頻會議。同時注意所購設備與現有設備的兼容性,不能太超前也不能單純為了節約成本選一些過時的技術,應該盡量選擇市場上的主流技術。
3、選準實力廠家
人們追求名牌并非沒有道理,因為很多時候品牌就是品質的代名詞,因此在選擇視頻會議系統時通常會鼓勵大家追求名牌,因此大廠往往代表著技術實力、豐富經驗、出色售后服務等內容,而視頻會議系統的計算機技術更新很快,如果沒有強大的綜合實力,產品的更新換代緩慢,用戶便會無法得到應有的服務與保障,這樣一來也可以說是在某種意義上增加了成本。
(編輯:小M)
價格面議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