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視聽網訊】近日,夏普日本在官網上公布其將于23日發售首款采用有機EL面板(OLED面板)的電視。據西柚了解,該款4K OLED電視名為“CQ1系列”,新采用了一種獨特的算法“ Smart Active Contrast”,可以精確地表達對比度;還采用了高質量的聲音設計“ FRONT OPEN SOUND SYSTEM PLUS”,可提供逼真的聲音;還可可根據觀看位置左右調整屏幕角度的“旋轉支架”。
此前,夏普已在5月11日對外公布其將要在日本發售OLED電視的消息,同時夏普還透露,該款OLED電視市場預期售價為55英寸稅前28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85),65英寸42萬日元(約合人民幣2.78萬元)。
轉投OLED 夏普的“最后一條路”
據悉,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被富士康賦能的夏普就向業界放言,欲通過8K電視重塑其在高端彩電市場的“行業地位”。但事實結果,夏普這一年多來力推的8K電視并沒有贏得市場的認可,在銷量上始終沒有得到大的“突破”,去年甚至在曾經號召力最大的區域市場-日本市場也被索尼、松下兩大品牌超越。據IHS Markit 的市場份額數據顯示,夏普一度是2018 年日本市場排名第一的彩電品牌,但進入2019年之后,夏普已經跌至第三位,落后于索尼和松下。
來到2020年,面對全球疫情的爆發,全球彩電市場出貨量又進入下行趨勢。市場調研機構WitsView最新研究報告指出,全球第二季度電視出貨量從疫情爆發前預估的4.76億臺下調到4.41億臺,同比下跌幅度修正到7.3%。而受歐洲杯和東京奧運延期至2021年而增長乏力。WitsView預估2020年全年電視出貨量下調至20.52億臺,同比去年將減少5.8%。
但是,有專家觀察到,高端電視在全球逆勢下上升勢頭不改,其中OLED電視獲益最大。DSCC預測,從出貨量上,2019年~2025年,高端電視從1000萬臺增長到3500萬臺,其中OLED電視以31%的復合增長率上升到1470萬臺,從零售額上,OLED電視預計以19%的復合增長率上漲到162億美元,將為背后的OLED電視廠商帶來巨大收益。有分析認為,在疫情結束后,高端智能電視將又來一波“報復性”消費,智慧、健康、科技因素也將刺激消費者選擇OLED電視產品,有望成為“疫后經濟”的一大亮點。
有業內人士指出,索尼和松下之所以在去年日本市場趕超夏普,就因為選擇了OLED電視,借助日本消費者對OLED電視的認可,實現對夏普的“追趕”。如今夏普也選擇在日本推OLED電視產品,一方面是加強和“老對手”索尼、松下的在高端市場的“較量”,充實的自己的“實力砝碼”。另外一方面也通過前期對OLED電視銷量情況,再斟酌布局全球其他市場“推進計劃”。
競爭者眾多 夏普能否在OLED市場立足
然而,近期傳出要進軍OLED的并不只是夏普一家品牌。此前,華為就推出其65英寸OLED智慧屏新品,該產品使用的是大尺寸OLED面板廠商——LG Display的面板。而小米集團電視部總經理、大家電部總經理李肖爽此前也在微博曝光了小米電視新機獲得杜比視界(Dolby Vision)認證的照片。圖片顯示,小米電視新機型號為L65M5-OD,似乎是小米OLED電視新品。
除了小米和華為,夏普還要面臨中國的創維、TCL、海信,韓國的三星、LG,日本本國的松下、索尼等先入局者的“阻礙”。業界人士一致認為,隨著消費者需求分化和不斷升級,高端市場成為彩電企業競爭和利潤挖掘的重點,而OLED電視將成為各大彩電品牌敲開高端市場大門的“敲門磚”。
除了面臨各大競爭者外,夏普同時還要面對當下OLED電視行業自身的一些局限性。目前OLED電視目前面臨的困難很大程度在于成本和價格。從成本來看,占據一臺OLED電視70%以上的造價成本在于面板,成本居高不下導致目前定價相對高昂。有行業人士表示,2019年OLED電視中國區零售量為19萬臺,規模增速放緩,OLED電視的普及仍受限于上游產能的影響,對比同規格的液晶電視價格過高,是難以迅速普及的主要原因。
今年,隨著三星宣布退出LCD市場,全面發力OLED以來,全球彩電由液晶向OLED轉型的速度進一步加快,作為曾經的“液晶之父”,夏普也為了跟上這一趨勢,推出自己的OLED電視產品。不過,受疫情影響,今年OLED電視的需求將會衰減,這勢必會造成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夏普能否在激烈的競爭中在OLED市場贏得自己的份額,值得行業拭目以待。
(編輯:bingjil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