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內容轉載自人民網,原文鏈接:
https://mp.weixin.qq.com/s/IdtkM9xiQ5typmiI0llzrg
作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引擎,人工智能正逐漸滲透進千行百業。賽迪研究院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初,中國已有超過19個大語言模型研發廠商。
在教育領域,一場創新與變革也在悄然發生——憑借語言理解、邏輯推理、知識問答、文本生成等通用能力,大模型應用落地,“AI+教育”推動著中國的數字教育事業快速成長,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發布的全球數字教育發展指數顯示,3年間中國排名從第24位躍升到第9位。
當“AI+教育”駛入快車道,教育的新變化也引發了人們對一系列新問題的思考:“AI+教育”的核心是什么?AI快速理解反饋、計算分析的能力如何為教育賦能?新的教學方式下,“AI一代”的學生將如何學習?
10月17日,在希沃未來教育創新日上,這些問題似乎有了答案。
自去年發布教學大模型以來,希沃開啟了AI在教育垂直領域的實踐探索,全力推動人工智能真正在學校、實際教學和管理場景中落地;經過一年的技術研究和產品打磨,希沃正式推出教學大模型2.0,并以“創造的可能”這一理念,交出了作為一家教育科技企業,過去一年來在“AI+教育”領域探索實踐的答卷。
以人為核心,推動AI對教學全流程的賦能
提及“AI+”,人們的第一反應,是關注人工智能的技術本身。
在見識了以ChatGPT為代表的自然語言處理模型的驚人表現,以及AI技術在各領域突飛猛進的技術飛升,公眾期待著人工智能在更多領域實現新的技術突破。
但與其他“AI+”相比,“AI+教育”不僅僅局限于技術層面的應用,更代表著一種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革新。而在這場革新中,AI,是驅動力,人,才是核心。它強調以老師、學生為中心,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術來滿足教學全流程的各種需求。
在希沃未來教育創新日,視源股份首席技術官楊銘就提出了這樣一個觀點:“AI+教育”的應用不止于大模型的技術突破,更重要的是做到真正讓AI技術與老師的教學需求結合、與學生的學習需要結合,從學校到家庭,去解決師生現實世界中更實際的問題。
此次推出的希沃教學大模型2.0,都是圍繞著“人”在做不同場景的嵌合、適配。
以最為常見的備課為例,這是每一位教師日常教學工作中的重要環節,一般情況下,老師的備課分為思路構建、資源查找、組織編排3個階段。在思路構建方面,由于新課標對教師的大單元任務設計、跨學科融合的能力要求更高,使得備課難度進一步增加;在資源查找方面,網絡上存在資源分布參差不齊的問題,老師甄別資源效率低、難度大;在組織編排的環節,傳統的排版軟件對老師而言相對復雜,整體耗費時間長。
創新日上,兩位老師親身體驗了AI備課的神奇“魔力”。以課文《猴王出世》作為試驗主題,基于希沃教學大模型2.0的技術支持,老師們在希沃白板中輸入課文標題,AI就能基于新課標要求,立即給出基礎的課題目標,并且可以進一步延展為思維導圖,輔助老師完善思路,帶來更多教學靈感,形成教案;通過AIGC的能力,思維導圖還可以自動生成最終用于教學的課件。不僅如此,老師們還可以基于自己的備課想法在思維導圖上進行編寫優化,而AI則會自動根據老師的調整,快速反饋、調整生成的教案和課件,為老師提供更廣闊的靈感空間的同時,也讓備課效率顯著提升。
實際上,AI的王牌不止“效率”這一張。楊銘認為,教師作為知識的舵手,需要的不僅僅是提高效率的工具,更需要一個能夠激發教學創造力的伙伴。
基于希沃教學大模型2.0,希沃白板、希沃課堂智能反饋系統、希沃電腦助手、AI算力終端等均實現了大幅度的升級,不僅在互動課堂、跨學科的融合與探索等方面不斷優化,更讓學校本地算力更為“強悍”,讓教師高效地創造成為可能。由此,“AI+教育”的意義不僅在于大大縮減了教學中繁瑣的環節,更為關鍵的是,幫助教師將更多精力聚焦于課堂核心內容的思考,和自我專業能力的提升。來自武漢市硚口區小學教研室的語文教研員唐靜在體驗后表示,這個過程中AI能夠更好地激發教師的創造力。
AI帶來了更多“創造的可能”,未來老師們能夠通過AI不斷進步,在課堂主陣地中持續創造。而在“教”的另一端——“學”,希沃以AI能力打造智慧資源平臺,在助力學生自主學習這條路上,推動著學生學習方式轉變。
背靠希沃教學大模型2.0,希沃高校數字化方案中的教學資源平臺,能夠幫助高校快速構建校本資源庫,匯聚各類課程資源,包括教務課程、學校金課、名師講壇等,讓學生可以跨過學院和專業的局限,自由地選擇感興趣的課程,去探索自己的熱愛所在。
同時,平臺會自動對課程內容進行歸納總結,提煉知識點,形成AI課堂摘要和思維導圖,幫助學生快速定位知識點、梳理知識結構,有思維邏輯地學習與掌握。正如楊銘所說:“我們相信,未來的學生學習將是無邊界的,富有創造力的,未來的教與學,將是與AI深度融合的。”希沃的技術應用理念,始終以學生的創新發展為核心,從而助力高校培養具有交叉思維、復合能力的創新型時代英才。
通過深度融合AI技術于教學之中,賦能教與學的主體——老師、學生,希沃推動“AI+教育”在不同場景的深入發展,這些努力,都將成為提升普惠教育基本教學質量、實現教育過程個性化追求的力量。
從“應用為王”到“創造的可能”,“AI+教育”的進階之路
“我們越來越逼近一個夢想,一個關于‘創造的可能’的夢想。希沃一直在探索如何將AI跟教育相結合,激發每一位師生的創造潛力,讓他們去創造無限的可能。”
創新日上,楊銘表達了對未來“AI+教育”的期冀。他介紹,“創造的可能”這個理念,源自陶行知先生1943年在《創造宣言》中所提出的:“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而這,也正是希沃下一步要走的路。
專注教育達15年之久,希沃一直秉持著“應用為王”的理念,以“教育數字化應用及服務提供商”為定位,關注老師和學生的教學需求,將每一項技術切實落地到各個實際的應用場景。
當ChatGPT橫空出世,百模大戰一觸即發。希沃做了一場深度的市場調研——這么多大模型一起涌現,這項技術能為教育的未來做什么?改變什么?在去年的“希沃未來教育創新日”里,希沃提出了更深層的問題:大模型之于教育,核心是“教什么”和“怎么教”。
帶著這樣的問題,在過去一年的時間里,希沃開啟了大模型1.0的探索與應用。基于算法、數據、場景方面的深厚積累,希沃自研專為教師設計的教學大模型,結合教育數字化軟硬件產品,打通了大模型技術在教育應用的“最后一公里”。截至2024年8月,希沃相關產品已覆蓋超280萬間教室,服務教師超800萬人次。在高職教育領域,希沃已覆蓋超2000所高等院校,超5萬高等院校教室,服務超100萬高等院校師生。希沃課堂智能反饋系統已在全國多所中小學應用,賦能超過5萬節課,助推區域教師發展。
當下,人工智能對教育的影響逐步邁入“全面賦能”的階段,未來,“AI+教育”將更加關注人工智能在具體教學場景的縱深發展。這也是為什么,希沃選擇再次出發,從“應用為王”,進一步邁進,去探索“AI+教育”的進階之路,去發現“創造的可能”。
提出“創造的可能”,是為了嘗試回答未來AI+教育的兩個關鍵問題:AI化的教學過程是什么樣的?當下不同學段、不同教育場景下的“AI一代”又是如何學習的?
長期以來深入調研一線教學的經驗下,希沃給出了自己的答案:AI 帶給教育的想象,解放老師的生產力只是第一步,AI不僅將和教師教學的實際需求相結合,還與學生從校到家多場景下的學習需要相結合,解決師生現實世界中的問題,讓思維的創造力無限釋放。
所以能夠看到,希沃在應用AI技術為校內教學場景賦能的同時,也非常關注孩子學習和創造的起點——家庭,即家庭教育這一關鍵環節。在希沃未來教育創新日上,希沃演繹了希沃學習機W20系列的AI應用功能,推出AI聲音克隆、AI繪本精講、AI小黑問答等多項技術,將簡單的繪本擴寫成完整故事、模擬家長陪伴教學、回答孩子們的“十萬個為什么”,讓AI成為寶媽寶爸教育帶娃的幫手,幫助他們在家庭教育的日常點滴中,以更高質量的陪伴,呵護孩子的好奇心,讓創造力生根發芽。
今天,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重塑教育格局,積極擁抱人工智能是教育創新的關鍵機遇。一直以來,希沃在實施數字化賦能教師發展、推動學校積極應對新技術變革、賦能教學全流程上不遺余力。如今,希沃教學大模型2.0及全系列AI產品方案的推出,進一步聚焦科技對“人”的賦能,從學校到家庭,關注教學全流程、全場景中的每一個抉擇,推動教師積極應對新技術變革,幫助學生實現更多元的學習成長、幫助家庭為孩子帶來更高質量的教學陪伴,借助人工智能的力量,在創新創造中,為中國未來教育發展,提供更多新的可能。
(編輯:daisy)
價格面議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