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上海一些家電大賣場的最新統計,十一黃金周期間彩電的銷售額占據總銷售額的40%以上,但與此同時,等離子電視卻略顯清淡,低于彩電總銷售額的8%。對此專家認為,等電子電視在經歷前幾年的紅紅火火后,目前正遭遇液晶電視的步步緊逼,而由于電視廠家幾乎“一邊倒”支持液晶電視,今后等離子電視市場份額將會進一步被蠶食,在此情形下,等離子電視的出路只能朝大屏幕、商用機型方向發展。
等離子市場份額不斷下滑
彩電業素有“金九銀十”之說,但記者近日從蘇寧電器、國美電器了解到,由于CRT彩電退市已成定局,近期液晶彩電廠商集體發力,預計市場占比將進一步增加,而等離子電視卻勢單力薄,市場份額呈現下滑現象。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由于液晶電視在小尺寸彩電市場的價格優勢,42英寸以下的平板彩電市場基本上被液晶電視占領,42英寸及以上大屏幕產品中,等離子電視約占10%左右,僅在50英寸以上市場等離子電視才具有明顯的性價比優勢。就電視整體銷售來看,在一線城市等離子電視銷售額占比不到5%。
市場研究機構奧維咨詢近期公布的250個城市平板電視零售監測數據顯示,下半年以來,平板電視零售量和零售額分別占總體彩電市場的95%和99%,但等離子電視銷售量占比低于5%,銷售額占比低于7%,國內品牌陣營和合資品牌陣營呈現7:3格局。從2009年上半年的銷售數據來看,等離子彩電國內市場零售量規模為76.8萬臺,占整體彩電市場的5.1%;零售額規模為49.2億元,占整體彩電市場的9.1%。奧維咨詢預測:2009年全年等離子銷量為155.4萬臺,與2008年的總量基本持平。2009年下半年,受液晶市場的規模優勢擠壓,第三四季度等離子電視的銷量因彩電旺季到來將上升至78.6萬臺,但占市場比重將下降至4.3%。
等離子產業陣營日漸式微
2009年以來,國內等離子電視領域先后公布了兩項投資計劃:四川長虹旗下虹歐顯示器件有限公司計劃在2010年具備年產能216萬片(以42英寸計)以上的新型等離子顯示屏及模組制造能力,二期將在2012年年底完成,通過多期建設,最終產能將達到600萬片,屆時將進入全球三甲之列,僅次于松下和三星;安徽鑫昊等離子顯示器有限公司宣布引進日本日立等離子產品技術、制造技術及生產線設備,計劃建設一條年產能為150萬片的等離子面板生產線,預計2011年3月正式投產。
但不容忽視的是,在上述兩家企業宣布等離子項目投資計劃的同時,全球等離子電視領域,三星、LG電子、日立、索尼、東芝、先鋒等多家日韓企業已相繼淡出了等離子電視市場,只有松下仍在為等離子電視鼓與呼,而國產其他品牌更是近乎全體退出。
據顯示器市場調研機構DisplaySearch統計,到第二季度末,內地等離子電視市場日本品牌約占35%,韓國品牌約占4%,中國本土品牌占據了61%的市場份額,其中長虹占48%。而從全球市場來看,松下、三星、LG電子、長虹、先鋒、日立前六大品牌占據了等離子電視93%的市場份額。
北京奧維營銷咨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金曉峰稱,到2011年,預計40英寸及以上平板電視市場的規模將有1400萬臺左右。如此算來,如果長虹等離子項目和合肥等離子項目順利量產的話,那么2011年等離子電視在42英寸量級上的產能將占到30%左右的市場份額。但市場人士認為,若與液晶面板廠商的大干快上相比,等離子廠商想占據市場30%的份額顯得過于樂觀。
自8月下旬以來,京東方、中電集團、韓國LGDisplay、三星電子相繼宣布在內地興建液晶面板8代線,預計在2011年-2012年投產。粗略統計,這些項目投產后,玻璃基板月產能將達45萬片,而韓國、日本以及中國臺灣地區的面板廠商還將向大陸供應大量面板,這些因素使得二到三年后大陸液晶面板市場將供過于求。因此,專家指出,液晶面板的產能過剩無疑會通過價格下跌的方式釋放到市場,這也必然會對等離子電視造成直接沖擊。如果等離子陣營仍只有松下和長虹兩家企業孤軍奮戰,不難想象等離子的市場份額會進一步被液晶電視擠占。
大屏幕和商用市場仍具優勢
上海市交家電行業協會秘書長韓建華稱,等離子電視市場份額日趨萎縮的主要原因是日韓企業技術封鎖所致。早期全球只有松下、日立、三星等少數公司掌握這一技術,使得等離子面板價格居高不下,液晶面板則因競爭激烈而快速平民化,大量整機廠家轉而采購液晶面板,使得等離子受到冷落。同時,液晶電視在售后服務、宣傳推廣方面也都及時跟進,徹底將等離子甩在了后面。
中國電子商會的統計數據顯示,2009年上半年平板電視銷售達到755萬臺,比去年同期增長52%,其中液晶電視690萬臺,等離子電視65萬臺,等離子與液晶電視的比例約是1:10。
上海松下等離子顯示器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刑部昭彥接受記者采訪時稱,盡管等離子電視的市場份額相對液晶彩電較低,但等離子電視并不會退市,一些企業退出了等離子電視的生產,使得市場更加集中到松下、長虹等企業,市場份額降低,但是銷售絕對量仍在大幅增加。從松下自己的技術上來看,等離子電視具有使用壽命長、動態清晰度高、性價比高等特點,現在松下已有103英寸的產品,應該說等離子在大屏幕和商用市場上仍具有競爭優勢。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中國區平面顯示經理楊韻嬌認為,目前日本的等離子屏制造商已經開始整合業務和出售淘汰設備,這意味著等離子的技術和產能都將進一步集中,隨著等離子市場的縮小,這部分業務也會集中到個別廠商手中,形成壟斷。另外,目前60英寸以上液晶電視要降到和等離子同樣的價位還有很長一段時間,在50英寸以上的超大尺寸市場,等離子仍具有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