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字視聽網訊】歲末年初,不論是家電業還是媒體,流行著對2012年市場信心極度匱乏的情緒。對廠家與商家來說,從去年上半年火爆市場跌入到下半年的持續低迷,有一些悲觀情緒可以理解,畢竟低迷的市場給企業帶來的是巨大的壓力。不過一些人放大了這種情緒,對2012年的家電市場前景特別悲觀,似乎行業已經走到了崩盤的地步,大有2012世界末日來臨的態勢。
其實,奧維咨詢(AVC)研究認為,市場困難與壓力確實存在,特別是一些不確定因素難以預料,但絕沒有像有些人說得那樣恐怖與悲觀。正確認識困難與不確定因素,樹立信心找到應對策略,以積極心態去擺脫危機才是正確的選擇。
不應過分倚重政策
不可否認,2011年6月份之前持續2年多的家電牛市,是“家電下鄉”、“節能惠民”、“以舊換新”三大政策推出后催生出來的。家電以舊換新政策已于2011年12月31日如期結束,不再延續。此前,部分省市的“家電下鄉”已于2011年11月結束,其他省市也將于2012年停止。而更早的2011年6月1日,“家電節能惠民政策”已經如期結束。政策的如期退出,意味著拉動家電業高速增長的因素之一已經逐漸淡化,很多人就把市場低迷完全歸結于政策走勢。
其實,我們應該看到在政策背后,剛性需求存在才是近幾年市場增長的真正推動力量。這種剛性需求來源于我國經濟高速增長帶來的國民收入的顯著增加,以及國民對生活質量改善的迫切愿望。說白了,沒有改革開放多年經濟的發展,沒有全體國民經濟收入的顯著增加,沒有城鄉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就不可能有家電產品從奢侈品到必需品的質變,也就不可能有家電產品的平民化與普及化。
奧維咨詢(AVC)研究認為,支撐家電產品剛性需求增長的重要因素依然存在:第一,過去3年來政府保障房的開工總數量超過2000萬套,未來“十二五”期間還將有3000萬套。基于保障房建設而產生的家電購買需求,可以大大抵消因房地產調控帶來的負面影響。第二,“十二五”城鎮化的進程還在進一步加快。據測算,“十一五”期間城鎮每年會新增加大概800萬到1000萬戶城鎮家庭,這對家電行業來說也是一個新增的需求。第三,結婚潮的延續。從1986年到1991年是中國人口的最后一個生育高峰期,如今這個時段出生的人開始進入了適婚年齡階段。據民政部門統計,2009年結婚人數是1200萬對,2010年是1500萬對,而且未來3年還將保持增長。據分析,新婚家庭對家電新增需求的拉動非常明顯。
緣于上述新增需求的支撐,未來幾年家電需求不會因為政策退出而大幅銳減。從2011年下半年家電市場的走勢不難看出,在政策中受惠越多的板塊,政策退出后受到的影響就相對明顯。而各家電產品在不同政策中的受益情況又有所不同,如“節能惠民”對空調的受益最大,因此下半年市場就顯得低迷,而彩電在這一政策中幾乎沒有受惠,因此下半年市場就依然保持增長態勢。在“家電下鄉”政策中,空調又是受惠相對最低的,因而在農村為代表的四五級市場就沒有出現大幅萎縮。所以說,對于政策的退出也要區別對待,不能說政策退出市場就完結了,市場需求的主流還在于剛性需求是否存在。政策只是諸多影響需求因素中的一個,沒有必要把其影響過于放大。
因此,沒有理由把市場需求完全寄托在政策刺激上。只要剛性需求的增長基礎還存在,那么就應該遵循家電行業自身的發展規律,順應行業發展的節奏進行市場運作,沒有必要對市場自身的起伏做出過激反應。況且政策退出后還會有相應新的政策出臺,據了解,新一輪的政策支持正在調研醞釀過程中,政府可能會推出包括對平板電視、太陽能熱水器、變頻空調等產品的節能補貼,以落實政府承諾的節能減排目標的實現。這些都會對今后需求增長起到刺激作用,把政策推動與剛性需求結合起來,2012年的家電市場依舊會保持一定的增長。
價格面議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