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字視聽網訊】如今,LED顯示屏作為一種飛速發展的顯示媒體,已經廣泛應用于各行各業。特別是作為視頻顯示的LED顯示屏,以其現代化的姿態用于企事業單位形象宣傳和公共場所信息的發布,已成為廣大用戶的首選。
但眾所周知,現有LED顯示屏存在清晰度低的缺憾,即近距離觀看時,有明顯的顆粒狀。究其原因,除LED顯示屏與其他顯示屏相比像素少以外,根本在于LED本身屬于點光源。具體表現為:一、現有組裝后的LED顯示屏中,各LED之間總有一定的安裝距離,從而造成屏幕顯示畫面有明顯的顆粒狀;二、對于通過在單位面積內增加LED數量或對LED本身進行改進來減小各LED之間安裝間距,不僅制作技術難度大、難以作到,即使能夠作到也使得制作成本大幅增加以及使用起來能耗過高,而且也難在減小安裝間距。
除上述像素間距問題,LED顯示屏使用時還存在一種嚴重的問題,即摩爾紋現象。摩爾紋是指在數碼相機或數字攝像機等拍攝設備的感光器件上出現的不規則干擾條紋。當感光元件CCD/CMOS像素的空間頻率與影像中條紋的空間頻率接近,就會產生摩爾紋。摩爾紋的產生實際是差拍原理的一種表現。對于演播室用的LED顯示屏,屏上像素點間的間距較大(像素間距通常在1.6mm~4mm之間),整個顯示屏形成一個像素陣列,而攝像機的感光器件CCD也是一個陣列。在常規拍攝時(攝像機與LED顯示屏距離3~5米),攝像機的分解力能夠分辨出LED顯示屏上的每個像素,即影像上LED顯示屏的各像素均可被獨立區分,而不會與其它相鄰像素混合,因此,LED顯示屏的像素陣列與攝像機CCD的陣列會產生差拍,形成摩爾紋,通過高清監視器監看拍攝畫面時,可以看到不規則干擾條紋。由于LED顯示屏的像素陣列和攝像機CCD的陣列是固然存在的,通過改變拍攝方式或圖像處理的方式難以消除摩爾紋。
LED顯示屏的像素間距問題,以及因此而帶來的摩爾紋現象,成為LED顯示屏發展的一大門檻。國內外LED顯示屏行業各大巨頭,也均未在該問題上有質的突破。但這并阻擋不住LED顯示技術前進的步伐。LANBO推出的零間距SLED將徹底顛覆現有的LED顯示技術,并有望徹底戰勝DLP及LCD技術,推動大屏顯示行業走向一個新的視界。
零間距SLED顯示屏
SLED(SuperLightEmittingDiode)是一種超越于目前市場上所有LED的顯示屏,具有零間距、LED填充系數100%、無摩爾紋、無光污染、低亮高灰等等獨一無二的特性。
零間距
所謂零間距,是指像素之間的光學距離為零。
零間距含義一:以P3間距LED顯示屏為例,LED顯示屏的像素間距至少為1mm以上。而零間距SLED像素間距為幾乎為零。
零間距含義二:傳統的LED顯示屏,因為像素存在明顯顆粒感、清晰度低,使觀看者在近距離觀看時有眩暈的感覺,像素間距約大或LED顯示屏觀看距離越近越明顯。而零間距SLED即便是在零距離觀看,圖像依然清晰,觀看者也不會有眩暈的感覺。
零間距效果對比-1
LED填充系數
LED填充系數是指像素點所占面積總和占顯示屏總面積的比率。以P3間距LED全彩顯示屏為例,像素填充系數僅為44.4%。零間距SLED填充系數約為100%,是P3間距LED顯示屏的像素填充系數的約2.25倍。具體推算如下:
P3間距LED顯示屏每平方米像素密度為111111點
每個像素點的外型尺寸為2mm*2mm,像素面積為4mm²
像素面積總和為444444mm2
1m²等于1000000mm²
LED填充系數≈444444/1000000*100%=44.4%
零間距SLED的像素填充系數與顯示屏畫面品質的佼佼者DLP并肩,而在色彩的表現力與色彩還原能力又遠超越于DLP。完美的LED填充系數,將零間距SLED畫面品質推向極致。
LED填充系數對比-2
摩爾紋
“屏攝”不可少,摩爾紋卻無處不在。“屏攝”(對著屏幕拍照、攝像的簡稱)在很多場合又是必不可少的。比如當演播室進行直播時,攝像機自然要對準背景顯示屏墻進行拍攝;再比如展示展覽的現場采訪時,攝像機也要對準展示顯示屏墻進行拍攝;都逃不脫摩爾紋的魅影。差拍不消除,摩爾紋不可避免,這該如何處理?
零間距SLED技術,究其問題本質。將像素間距縮小為零,實現了100%的像素填充率,是點光源成為完整的面光源,從根本上避免差拍的產生。這種情況下,即便是超高解析能力的攝像機零距離攝像,各像素在畫面上也不會被獨立區分,在高清監視器上監看畫面,也不再有干擾紋。以光學的方法解決掉光學的問題,消除了固然存在的、困惑各大廠商及用戶多年的摩爾紋現象。
摩爾紋現象對比-3
結束語
在零間距SLED面世之前,小間距LED已經在大屏拼接市場掀起一陣狂潮,它在演播室、會議室等以前從未涉足的應用場合,與LCD、DLP一拼高下,搶盡風頭、掙足眼球。現在零間距SLED勁爆來襲,必將在大屏幕顯示領域征得一席之地。
(編輯:daisy)
價格面議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