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字視聽網訊】2018年12月6日至7日,“第三屆中國高端演藝場館創新發展論壇“在上海世博地區成功召開,本次論壇由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管理委員會世博管理局、浦東新區世博地區開發管理委員會戰略支持,諾本集團承辦。120余位來自政府部門、國內外各大劇院團、高端演藝場館投資方和運營管理方、建筑設計院、設備和服務供應商等單位的領導及專家出席論壇。
本屆論壇為行業內專業人士提供了經驗交流的平臺,不僅有國內外劇院、音樂廳等演藝領域的專家領導帶來各自對演藝場館發展的見解,更有研究院和優質的解決方案供應商帶來實際案例分享,大家共同研究行業內關注的熱點話題,同時也為尋求合作的演藝場館搭建橋梁,實現互利共贏,共同促進演藝場館領域長遠發展。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管理委員會世博管理局/浦東新區世博地區開發管理委員會文化發展處處長陸毅出席論壇并致賀辭。
捷克布拉格國家歌劇院總經理Jan BURIAN發表了精彩的演講《多元合奏劇場的管理實踐》,為大家講述了歐洲劇院發展歷史、捷克布拉格國家歌劇院四所劇院的建設歷史及發展運營現狀。
國家劇院是捷克共和國象征性的標志之一,是捷克的標志性舞臺,它既是民族文化的傳承者,又是自由藝術的創作空間。自從國家復興以后,捷克的戲劇常常被視為一個政治問題而非藝術問題。
國家劇院由四家藝術公司組成——歌劇、戲劇、芭蕾和Laterna magika,包括四個建筑場館——國家劇院(1883年)、國家歌劇院(1888年)、城邦劇院(1783年)、新舞臺(1983年)。Jan BURIAN從組織架構、資金分配、管理制度、立法變更等方面和大家分享了國家歌劇院的管理經驗,并根據劇院當前存在的問題探討了國家歌劇院未來發展和轉型方向。
上海交響樂團團長周平以《團廳一體的運營實踐》為題展開演講,和大家分享了百年老團——上海交響樂團的發展歷史,以及上海交響樂廳的建設理念及團廳一體的運營模式。
作為中國第一座由交響樂團自主管理的劇場,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按照世界最頂級、最前沿的演奏場地的標準建造。她的落成,標志著交響樂在中國發展的全新篇章的開啟。為了隔開地鐵震動對音樂廳的影響,樂團采用世界最先進的隔振防震設計,用隔振器將兩個廳全部架起,使其與地鐵的振動完全隔開。
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擁有一個可容納1200座席的主廳和一個容納400座席的演藝廳,集演出、排練、錄音、教育、國際比賽、展覽和藝術活動舉辦等多功能于一體。團廳合一的運營模式極大地促成了上交與國際頂級音樂家和藝術演出機構在廳內的合作,有力地提升了樂團在世界舞臺上的地位和影響力,同時也成為了中國乃至亞洲地區新興文化力量崛起的舞臺。
星海音樂廳戰略運營總監兼場地運營總監/首席錄音師楊震帶來了精彩演講《以體驗為核心,打造深入人心的演出場館》,由淺入深講述了音樂廳的運營歷史及發展現狀,分享了如何建立富有特色空間的劇院運營理念,全方位提升觀眾體驗。
楊震指出,演出是一個集時間、空間、表演者和觀演者四位一體的社會活動,以演出內容為紐帶將四要素互相關聯和結合在一起。完美的演出需要具備合適的時間和空間,精湛的表演者和投入欣賞的觀眾。而場館代表著完美的體驗,包括物理體驗、心理體驗和精神體驗。完美的演出場館可以成為藝術家的另一個家,成為市民的精神家園、成為團隊引以為傲的家。
作為中國首屈一指的城市音樂文化地標,星海音樂廳常年致力于讓音樂和藝術更廣泛而深入地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堅持不懈地降低門檻、用最好的表演去做普及、讓每個人都有機會接觸藝術、愛上藝術、參與藝術、離不開藝術。
中國木偶藝術劇院股份有限公司院長趙永莊演講的題目為《兒童藝術劇院運營與管理實務》,她和大家講述了自己從國有企業到國有劇院的管理經驗和心得,從業務板塊、運營管理等角度分享了中國木偶藝術劇院從院單位到企業的改制實踐經驗。
中國木偶藝術劇院于1955年建立,始終堅持繼承和發揚中國傳統木偶表演藝術,把中國特有的民族藝術、民族神話故事融入兒童表演,以藝術為載體,極力體現少年兒童“真、善、美”的童趣世界,極力體現美好、希望和夢想,極力體現中國特色、中國風采和中國神韻。
趙院長從演藝板塊、影視板塊、物業管理板塊、品牌加盟板塊、木偶進校園五個部分介紹了木偶藝術劇院的業務和成就。未來木偶藝術劇院將繼續發揚木偶本行,探索“演藝+親子”、“演藝+培訓”等多元模式,開發多元化演出類型,打造木偶劇、人偶劇、音樂劇、互動劇、科普劇等多類型創作。
重慶大劇院管理有限公司技術總監傅南寢以《國家戰略下劇院國際演藝項目推進的一點思考》為主題展開分享,探討了文化蓬勃發展時代背景下劇院的生存經營之道。
在國家深化推進改革開放和“一帶一路”建設,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戰略背景下,城市大劇院如何實現自己的價值目標,體現一個城市的藝術追求及審美導向,是劇院運營管理者的責任和使命。劇院國際商演項目推進乃是國家戰略下的文化自信行為。堅持國際演藝項目合作是大劇院文化中心作用發揮的責任體現。重慶大劇院國際商演項目從前幾年占總演出場次的37.4%發展到近兩年已占總演出場次61.48%。
傅南寢和大家分享了他對做深、做透劇院國際演藝項目推進工作的一些思考。其表示,推進國際演藝項目工作,首先要針對性補齊劇院專門人才隊伍結構的短板;二是充分利用和整合國際演藝項目資源;三是文化藝術交流不僅要請進來,更要走出去;四是國際藝術演出項目合作要接地氣,更要注重細節。
第一天下午進行的小組討論題目為:多功能場館的建設與運營發展,該討論由華東建筑設計研究院聲學及劇院專項設計研究所所長楊志剛主持,五糧液成都金融城演藝中心副總經理劉嘉良、重慶大劇院管理有限公司技術總監傅南寢、星海音樂廳戰略運營總監兼場地運營總監/首席錄音師楊震(從左到右)積極參與了討論。嘉賓們紛紛結合自身所在單位的經歷和經驗,分享了各自對打造多功能演藝場所的關鍵要素的看法,并探討了場館設計和建設中的障礙與挑戰。臺上臺下積極互動,將第一天論壇推向了高潮。
同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院長陳劍秋帶來了《高端演藝場館的場所塑造與人文表達——上海保利大劇院的設計實踐》主題分享,就保利劇院的設計理念、專項設計、建筑與周圍環境的人文表達與建筑訴求的關系展開分享。
嘉定保利大劇院由安騰忠雄建筑研究所和同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合作設計完成,用地面積30235平方米,總建筑面積55904平方米。在大劇院的設計過程中,安藤將水景融入設計,充分展現建筑與水、風、光等元素相結合所產生的奇妙效應,大劇院與商業中心之間用朝向湖畔順勢跌落的階梯廣場相連,在場地的東南方向設計了大面積連續水庭與遠香湖銜接,自然湖景被不留痕跡地納入到場地體系中,成為場地景觀的一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保利大劇院是安藤忠雄設計的文化建筑中清水混凝土體量最大的項目。這種對技術要求十分之高的建筑施工方式,是混凝土材料的最高級的表達形式。在安騰的建筑中,混凝土呈現出一種富有力度感的肌理和蘊藏著潛在能量的質感,與作者追求的寧靜、莊重的空間氣質十分吻合。
第二天的論壇由五糧液成都金融城演藝中心總經理常樂帶來的演講《高端演藝場館的創新發展模式案例分享——以五糧液成都金融城演藝中心為例》拉開帷幕,他從硬件條件、配套建設、運營管理和可持續發展四個層面分析了打造高端演藝場館的主要因素。
在“先天”硬件基礎的打造中,需要具有基建的前瞻性考慮,建設選址的區位考慮,并兼具實用性和美觀度,例如場館線路“預埋”工作、音控臺設置、選址交通、配套設施等,均需面面俱到。
在“后天”配套建設中,需要從觀眾區域、舞臺區域的打造、音響系統的選擇、安防措施的保障、配套區域的規劃、場館智能化升級等方面考慮。
“內在”運營管理方面,場館運營作為重中之重,無論在基礎服務、活動策劃、舞美、票務服務等方面都要具備完善的規劃執行。此外,文化投資、科技創新、演繹生態場館建設和金融服務也不容忽視,是高端場館運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
最后,政府環境的支撐和行業聯盟的推動是高端場館發展的“外在”可持續發展條件,為企業帶來與時俱進、奮發向上的活力與精神,促進中國演藝事業的蓬勃發展。
深圳聚橙劇院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王雷以《劇院運營的產業化道路》為題發表了精彩的演講,介紹了聚橙院線多款高品質劇目和豐富的票務體系,探討了劇院運營存在的難題并分享了產業化運營方案。
王雷指出,劇院的發展要遵循市場的需求,做到內容為王,效率至上,為市民提供豐富多彩的舞臺表演藝術。當代劇院的非標準性、舞臺表演藝術組織生產的復雜性以及對市場的培育導致劇院運營成本的增加,帶來了收支平衡的困境。很多劇院紛紛開始探尋多元的市場道路,通過產業化運營,讓劇院運作形成良性循環。
聚橙劇院院線致力于打造以劇院為核心,兼容演出基地、文創商業、體驗空間等業態的“泛劇院”模式文化綜合體生態鏈,形成了獨特的運營優勢和演藝品牌,在華南和華北地區分別打造了深圳南山文體中心和石家莊大劇院兩大劇院運營行業標桿。王雷表示,劇院的產業化運營需要合理地根據劇院配置節目、根據市場成熟度配置內容、達到運營執行標準化,合同標準化,并完善豐富的票務價格體系,加速培養觀眾吸引會員。
東營雪蓮大劇院總經理李波帶來了精彩的演講《中國地級城市劇院發展的“雪蓮”樣本》,介紹了山東東營雪蓮大劇院的建設規模和發展現狀,分享了劇院的運營體制、發展模式和管理理念。
作為公共文化屬性的社會公益載體,大劇院要實現自我生存、可持續發展,需要有強大的人口基數、較高的人口素質和一定的經濟發展水平來支撐。李波表示,雪蓮大劇院“院團合一”的運營體制,實現了觀眾與產品的有效銜接,解決了劇目和場地、設備、人員的配合默契問題,劇院和院團形成整體合力,產生了“1+1>2”的溢出效應。 劇院還踐行“請進來、走出去、活起來”的九字方針,11部劇外出10余省市,巡演近70場,受到了巡演地觀眾和文化部門的高度認可。此外,劇院在挖掘互聯網市場的潛力方面做了新嘗試,創新性地推出了“網絡直播”,以視頻同步直播的方式把劇院演出與“互聯網+演藝”結合在一起,打破了舞臺劇的地域性限制,為劇院營銷經營提供了新思路、新方向。
最后李波強調,每一個劇院都有自己的內外性情,只有量體裁衣,躬身求索,才能摸索出一條適合自己的管理生態和未來坦途。
廊坊市壹佰劇院管理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穎以《中國劇院文化綜合體的探索與思考——壹佰劇院文化綜合體創新實踐》為主題展開演講,就中國劇院發展歷程、劇院文化綜合體發展態勢進行了分享,并介紹了壹佰劇院文化融合互動生態模式。
自上世紀70年代發展至今,劇院已發展成為滿足人們多層次、多方面、多樣化的文化消費需求的文化綜合體,成為一個城市文化精神的物化符號。
壹佰劇院(廊坊)文化綜合體在三線城市持續探索可復制、可推廣、可持續的,將公共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融合的文化消費新模式,打造以劇院為核心的文化消費綜合體。壹佰文化綜合體通過資源整合,突破行業壁壘,形成以文化藝術為核心、以文化商務為重要組成、以文化創意為平臺、以文化社區為終端渠道的產業空間,達到促進文化消費的作用。目前壹佰已經實現了文化與科技、資本、教育、創意、創業、生活、大數據等的多方融合互動。
華東建筑設計研究院聲學及劇院專項設計研究所所長楊志剛帶來了主題分享:《多用途廳堂的可變音質技術及實際應用效果》,總結了國內外優秀的劇院、音樂廳對可變音質技術的使用情況,介紹了可變音質技術應用的必要性。
楊志剛指出,為了提高利用率、增加經濟效益,國內劇場通常要求多功能定位,從而要求了廳堂音質可變的技術。音質可調技術主要有兩種的實現方法。一類是建聲(建筑聲學)音質可調技術,即采用調節吸聲面積、調節空間容積大小等建筑與機械手段改變廳堂音質。另外一類是電聲音質可調技術,即通過合理布置包含特定算法的電聲系統,包括麥克風陣列、揚聲器陣列和數字信號處理單元等,利用數字信號處理技術實現改變音質的效果。
目前國內建聲可調音質技術可調范圍有限,由于施工單位水平有限,可調簾幕等裝置比較容易損壞,無法起到調節作用。舞臺反聲罩是劇院演出交響樂的必備設備。音樂廳舞臺上部設置反射板也成為一種常態,通過調節反射板的高度和角度已滿足不同規模的交響樂團的演出需要。國外系統的開發人員會和劇院的管理和技術人員保持長期聯系,根據不同的演出曲目和指揮的要求進行不間斷的跟蹤服務并不斷地改進自己的技術,此類服務值得國內工程商的借鑒。
第二天下午進行的小組討論題目為:高端演藝場館管理運營體制的改革與創新。該討論由古凡交響樂團團長錢立主持,廊坊市壹佰劇院管理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穎、重慶文化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重慶大劇院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袁濤、深圳聚橙劇院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王雷、東營雪蓮大劇院總經理李波(從左到右)積極參與了討論。嘉賓們紛紛結合自身所在單位的經歷和經驗,分享了各自對將高端演藝場館打造成當地的文化中心的看法,并探討了新營銷模式下劇院合作資源共享及用戶思維下的劇院經營之道等話題。
此外,浦東文化藝術指導中心、上海梅賽德斯奔馳文化中心、東方明珠新媒體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福利會兒童藝術劇院、上海宋城世博演藝發展有限公司、上海迪士尼、上海證大喜馬拉雅有限公司、杭州大劇院、寧波音樂廳、寧波大劇院、江西藝術中心劇院管理有限公司、青島鳳凰之聲大劇院有限公司、聯美集團、太陽馬戲中國、上海古凡交響樂團、浙江歌舞劇院有限公司、上海中演文化藝術有限公司、上海金海岸演藝發展有限公司、上海夢中心、星在場館院線、上海廣慧文化藝術有限公司、上海黃浦劇場有限公司、上海現代人劇院管理有限公司、小頑家文化傳媒(上海)有限公司等單位的領導和專家作為特邀嘉賓出席了會議。為期兩天的論壇在熱烈的氣氛中圓滿結束。
會議預告
第四屆中國博物館行業創新發展論壇 2019年1月16-17日 / 中國 上海
ATPW2019長三角主題樂園發展高峰論壇 2019年3月28-29日 / 浙江 杭州
(編輯:daisy)
價格面議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