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字視聽網訊】電子白板作為一種新的教育技術,集傳統的黑板、計算機、投影儀等多功能于一身,具有易于展示、交流、互動和合作的特點,對教育活動的開展產生了積極的促進作用。然而在一些地區的學校中因為種種原因,電子白板如何在教學中使用(最重要的環節)并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電子白板的有效應用遭遇到了困難。本文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通過合理、靈活地運用電子白板的相關功能,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做到了幫助小學生集中注意力聽課,有效進行課堂練習,減輕消化和吸收重、難點知識的壓力,提高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顯示了電子白板應用在教學中的重要意義。
一、引言
作為信息技術發展與現代教育改革的產物,電子白板是集圖片、文本等靜態信息和視頻、動畫等動態信息于一體的多功能交互教育技術,在現代教學實踐中,它充分展現了其直觀性、趣味性、簡潔性與交互性的特點,對輔助傳統教學具有重大意義。目前已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教育、教學領域。尤其是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具有深遠的影響。然而,筆者結合工作實踐及網絡資料、知網文獻(近五年)了解到,電子白板的使用仍然存在這樣的現象,具體表現在:一些教師經過一番嘗試后,發現了信息技術教學的某些弊端(比如分散學生注意力)后又迅速回歸“簡單”教學, 一些教師幾乎從來沒有進行大膽探索使用,依然進行傳統的課堂教學,一些教師只在公開課或觀摩課使用,還有一些教師是每節課使用,但是卻多用來簡單呈現收
文本內容,幫助學生記筆記?傊,電子白板在教學中的有效應用遭遇到了困難。然而分析原因,不難得出教師信息素養、專業素質欠缺,其對信息技術的運用、教學策略的生成、學生心理和知識規律的把握還不夠是影響電子白板深入應用的主要原因。
數學教學中,利用電子白板直接進行靈活觸屏操作,制作動畫和繪制數學圖形,進行數學運算和解題過程的分析等,不僅能創設生動、形象和具有較強感染力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能對許多傳統課堂教學中不能解決或不太好解決的問題做出更為優化的處理。小學生抽象思維能力有限,好動愛玩,好奇心、求知欲強,豐富奧妙的數學知識學習對于他們來說既是一種快樂,也是一種挑戰。那么,數學教學中,教師如何能夠改變電子白板在教學中的可有可無地位,以恰到好處的探索來推動電子白板的常態化使用,真正調動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能夠對課堂更加專注,以提高數學學習的效率,實現高質量的課堂效果的最終目標呢?本文中,筆者結合實踐教學就電子白板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進行舉例說明,以期為電子白板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深化和推廣應用提供些許借鑒。
二、靈活調用內、外部資源,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根據心理學研究,小學生思維遵循從具體的形象思維逐步過渡到抽象的邏輯思維的發展規律,然而,抽象的邏輯思維的發展與個體的感性經驗始終密切相關。[1]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的目的就是意義建構,在特定情境中進行相應知識點的學習,有利于學習者學習興趣的產生和促進知識的深入理解。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試圖為學生的知識建構提供充要條件,創設豐富生動的教學情境。交互式電子白板的庫存功能就為我們提供了常用的背景庫和資源庫功能,教師可以在教學中隨時調用資源(如課堂導入、課后拓展視野等)和積累現場資源,方便學生強化相關知識的理解。
例如,在教學三年級數學“周長的認識”一課時,在課堂導入環節,筆者設計了這樣一個情境:“動物們在舉行運動會,讓我們一起來觀賽吧。”這時利用電子白板的庫存功能,拖出運動場、小馬、小兔和小猴, 并配上語音旁白:“小兔、小馬跑完一圈分別用時124 秒和95 秒,小猴沒跑完一圈就跑回起點,用時87 秒。” 裁判宣布小馬是冠軍,小猴卻不服氣地說它用的時間最短,它是冠軍。(如圖1)基于3 種小動物對參加“跑圈” 比賽的認識和感受,從而引出周長的概念。將圖片直接從背景庫里拖出,給學生呈現一個形象有趣、貼近生活的教學情境,避免制作難度較大的flash。這樣做既節省了教師備課時間,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電子白板除了可以利用庫存功能導入,還支持調用外部資源導入,如音頻播放、視頻播放、屏幕捕獲等。例如在教學周長這一部分時,為了加深學生對周長的理解,我們除了計算規則的幾何圖形如三角形、正方形的周長,還可以計算一些生活實物的周長,如鐘面的周長、葉子的周長等。
三、利用電子白板的聚光燈、拉幕效果,集中學生注意力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小學生注意力的持續時間較短,而且注意力容易分散。低年級學生持續注意時間約為20 分鐘,高年級學生持續注意時間約為30 分鐘, 而小學的課時有40 分鐘,可見提高學生的課堂注意力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下面筆者主要講述如何利用電子白板的聚光燈、拉幕效果,提高學生的注意力。
例如在上四年級數學“三角形的分類”練習課時,可以在電子白板上先畫一個直角三角形、一個鈍角三角形、一個銳角三角形,并用聚光燈功能分別呈現直角、鈍角、銳角。當學生看到三角形的直角時,馬上判斷出這是直角三角形;當學生看到有一個鈍角時,馬上判斷出這是鈍角三角形。這時,再用聚光燈只呈現一個銳角,隱藏掉其他部分,讓學生猜測它會是什么類型的三角形。學生只看到一個銳角,所以他們很可能回答是銳角三角形。此時再呈現剩下的兩個角,這兩個角可能是直角,可能是鈍角,也可能是銳角。這與學生想象中的銳角三角形起沖突,從而得出以下結論:(1)所有的三角形都至少有兩個銳角。當僅僅看到一個銳角時,無法判斷這個三角形的類型。(2)當看到三角形有一個角是直角時,判定它一定是直角三角形。(3)當看到三角形有一個角是鈍角時,判定它一定是鈍角三角形。聚光燈功能的使用讓學生在魔法一般的課堂中感知、探索,加深他們對三角形分類的認識。
在數學教學中,為了持續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教師需要適時且有目的地選取一些內容逐步呈現給學生,以便學生更好地理解所要學的知識。例如,在教一年級學生學習“左右”這部分內容時,就可以采用這樣的教學策略,先讓學生拿出學具,然后聽老師口令按順序擺一擺。
請你先拿起尺子放在桌面的中間,請你再拿起橡皮,把它放在尺子的左邊。
請你拿起鉛筆,把它放在橡皮的左邊。請你拿起刨筆刀,把它放在尺子的右邊。
請你拿起文具盒,把它放在尺子和刨筆刀的中間。
學生擺完后,教師再利用電子白板的“拉序幕”功能, 呈現正確的擺法。采用傳統實物展示擺法,則不方便學生查看;如果老師只是口頭講授,比如從左邊數起,第一個擺的是鉛筆,第二個擺的是橡皮……對于注意力不集中的學生,可能就無法聽清答案。而利用電子白板的“拉序幕”功能, 方便學生清楚地了解擺放的過程,結果一目了然。
四、幫助學生理解重點、難點知識,兼顧細節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 年版)》將小學數學內容歸納為“數與代數”“圖形與幾何”等四個學習領域。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圖形與幾何”是教學的重點,同時也是教學的難點。空間觀念主要表現在: 能由實物的形狀想象出幾何圖形,由幾何圖形想象出實物的形狀,進行幾何體與其三視圖、展開圖之間的轉化。[2]小學生年齡小,空間觀念較弱,而傳統的平面幾何教學內容比較抽象,不夠貼近現實生活,且十分重視邏輯上的演繹推理,因此,對于很大一部分小學生來說,學習幾何內容格外困難,學習興趣和信心自然就減少了。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利用電子白板的一些功能則能彌補傳統教學中無法解決的一些難題。比如將生活中的物體抽象成一般的幾何模型,從而發展一年級學生的空間觀念等。下面筆者主要結合幾個案例談談電子白板如何幫助學生理解教學重點、難點,且在課堂上細化知識點,關注學生的細節學習。
(一)利用“神奇墨水”功能,顯露出立體圖形的一般幾何模型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學習中尋找樂趣, 這是提高孩子課堂學習效率的金鑰匙,而加深學生對新概念的理解,特別是如何上好“種子課”,將新概念播種到每個學生的心里,讓這顆種子在學生腦海里生根、發芽,這是每一位數學教師努力的方向。
“認識立體圖形”是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內容。這節課是學生學習“圖形與幾何”知識的起始課,或者說是種子課,該內容對學生認識現實空間,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起著重要作用。在學習“認識立體圖形” 前,學生已經接觸過各種形狀的物體,已經有了較多的關于形狀感知方面的經驗,隨著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需要將這種感性經驗進一步抽象化,形成簡單的幾何模型、幾何概念,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但學生認知特點是從具體到抽象的過程,為了幫助學生完成從形象─表象─抽象的認知過程這個難點,先呈現生活中各種物品,如牛奶盒、圖釘盒、魔方、固體膠、椰汁瓶、球等,然后再讓學生將實物按形狀進行分類,最后把同類物品用“神奇墨水”功能將透視痕跡逐步移過,逐漸顯露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等立體圖形的一般幾何模型,從而幫助學生理解從實物抽象出一般幾何模型的知識生成過程,更加直觀、形象、生動地突破本節課的認知難點,最終讓技術融入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
(二)利用“拖拉”功能,幫助學生加深對不規則圖形的理解
在小學數學“圖形與幾何”學習中,周長和面積的學習既是教學重點,也是教學難點。例如在教學三年級“周長的認識”時,常出現的題目類型是比較“L”“凹”形狀的周長。雖然在黑板上也能講解,但是由于小學三年級學生的抽象思維還未成熟,而傳統的黑板教學又不具有形象展示這一作用,因此學生很難理解轉化后的“L”“凹”的周長是多少。而電子白板卻不受這一條件的束縛。只要利用電子白板的“拖拉” 功能,馬上就能發現“L”形狀的周長其實跟“□”形狀的周長一樣,而“凹”形狀的周長比“□”形狀的周長還多,從而輕松地突破難點。
(三)利用“放大鏡”、書寫批注功能,兼顧細節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經常需要針對教學重點對相應內容做特別呈現,多媒體軟件無法實現將“具體部位放大”這個功能,而電子白板就有這個優勢,利用電子白板的“放大鏡”功能,可以針對教學重點部分“放大”呈現,方便學生理解整個思考過程。
例如,在“繪制簡單的路線圖”的數學綜合實踐課上,其中一個任務是讓一個小組的學生描述游覽廣州市3 個景點的路線。學生通過百度地圖、坐車網可查找到乘車路線圖和距離,然而本節課的學習目標是通過辨識方向和計算距離,理解和掌握如何繪制線路圖,因此可以利用電子白板的“放大鏡”功能將百度地圖放大,方便全班學生理解計算過程,明白線路圖繪制的來龍去脈。
除了以上提到的電子白板具備的功能,在教學“數與代數”模塊時,電子白板的書寫批注功能用得較多。當一題多解時,利用電子白板的拍照功能可以記錄學生多種解題思路。在教學“量角”“畫角”“畫平行線”“畫垂線”“畫高”等內容時,利用白板自帶的三角板、量角器、直尺等數學工具資源,能夠更清晰地展示作圖的方法,避免后排學生因為看不清教具而影響學習。
五、利用電子白板的評估反饋系統,綜合應答器,快速了解學生答題情況,提高課堂練習效率
互動反饋系統(IRS)是課堂教學環境下的反饋與互動參與工具,是學習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作為一種新型的課堂教學媒體系統,在多媒體教室環境中,發給每個學生一個遙控器,旨在促進學生的課堂參與, 加強課堂上師生與生生的互動。教育要以學生為本, 一切的教學手段都是以學生為主體。也就是在準確把握教材的基礎上,還要了解學生的初始能力,確定教學起點。其操作方法其實很簡單,每個學生利用手中的投票器選擇題目答案,系統通過接收器和平臺軟件即時統計參與結果,并通過投影設備將生成的數據顯示出來,數據也將隨之自動記錄到后臺。[3]教師通過互動反饋系統(投票器)對學生進行前測和后測,反饋過程和結果實現圖式化、動態化,便于及時了解學生的知識儲備和掌握新知識的情況,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設計、實施和策略的調整,同時也調動了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的熱情與興趣。
例如教學“平行四邊形與梯形”時,課前先采用投票器進行前測,初步了解學生對平行四邊形、梯形的特點的掌握情況,然后根據投票器的答題結果對學生容易混淆的地方、薄弱的內容進行二次教學設計。課堂上講解完平行四邊形、梯形的概念后,再利用投票器進行課中檢測,了解學生的學習效果,根據投票器的答題結果,給做錯題目的同學及時補一補相關的知識,確保當天學習的知識當天學會,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如圖6)
六、利用電子白板保存功能,保存師生互動內容,幫助學生回顧和總結
傳統的多媒體不具備信息記錄和保存功能,無法體現師生教學過程,而電子白板卻基本可以記錄課堂上教師和學生互動時生成的所有內容,包括老師專門給學生呈現的重點、難點、細節,也包括學生走上講臺自己在電子白板上操作來進行問題解釋的內容。利用電子白板的保存功能,及時保存重要的圖、文、聲像方面的資料,在課堂上需要提取之前學到的相關內容時,及時調取這些資料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重現以前的教學情境,幫助小學生快速回顧知識,獲得思路,也能促進小學生對個人的學習記憶進行有效反思。在復習階段更需要用上電子白板的庫存和另存為功能。數學知識具有系統性和邏輯性,使用電子白板進行復習課的學習,及時回顧和反思總結,能把整個復習階段所學的知識串聯起來,構建知識網絡,形成清晰的知識體系,這樣就大大地提高了學習效率。
七、結語
本文通過若干實例對電子白板的應用做了詳細介紹,體現了電子白板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教學價值。也恰恰如此,著名的媒體技術專家克拉克曾說:“是教學設計而不是用來傳遞教學的媒體,決定了學習者的學習。”因此,想要發揮電子白板功能,實現教學意義,不僅需要掌握相應的技術,熟悉電子白板的相應功能,同時還需要了解教學中學生的心理狀態、知識內容的特點等其他相關要素,做到合理使用信息技術,體現電子白板的“錦上添花”之效果。
參考文獻:
[1] 楊宇.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與《課標》精神的統一 —— 一年級“認識物體和圖形”教學設想[J]. 課程教材教學研究(小教研究), 2002,(9):16.
[2] 張誼清. 多媒體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的三個方面設計和實踐[D]. 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8.
[3] 李蕾. 應用互動反饋技術開展有效教學的探索[J]. 中國電化教育,2008,(5):68.
作者簡介:
蔡春芳(1985— ),女,廣東茂名人,小學一級教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數學教育、信息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編輯:daisy)
價格面議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