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字視聽網訊】2015年我們切實看到了中國電影的火速燎原之勢。全年全國影院新增銀幕8035塊,平均以每天22塊的速度增長,觀影人數較2014年上升51%。據不完全統計,全國銀幕數29000塊,其中3D銀幕數22600約占銀幕總數77.8%。不僅是中國,全球數字影院的數量都在不斷增長,據美國MKPE咨詢有限責任公司統計,全球目前的3D銀幕數占總銀幕數的57%,并且59%的3D銀幕都是金屬幕布。在美國3D電影銀幕要比2D的少,而其他國家3D銀幕要遠遠超過2D,放映方式則以偏振居多。
全球銀幕總數及數字影院銀幕增長情況對比
從技術層面上講,3D電影的放映其實還存在很多致命的缺陷。質量控制的缺失,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影片觀眾的流失。眾所周知,從E—cinema(電子電影)到D—cinema(數字電影),2D數字影院已經過了一系列標準化過程,在適應現有軟硬件的條件下最大限度地保證了數字電影母版質量及放映質量。在DCI組織及SMPTE組織的努力下,2D電影的放映質量已經有了較為全面的保證。而3D電影國內外目前還缺乏統一有利的標準要求以保證其放映質量(SMPTE理論值要求7fl)。目前行業內已有了一些公司對3D放映效果進行認證(例如RealD公司的6fl放映認證),國內對3D放映的標準也在制定過程中(國內3D放映標準的草稿中提出4.5fl的放映亮度)。
據了解,國內很多3D影廳放映機燈泡亮度只用到標準值的70%左右,于是3D版電影給觀眾的感覺就是三字:黑乎乎。這些進口的放映機燈泡如果一開始就用100%的亮度放映,壽命大概是1000個小時,按照一天放7場的規模,3個月左右就要更換燈泡。而燈泡價格動輒上萬元,多數影院都舍不得頻繁更換,因此一般影院開始會用低亮度運行,然后慢慢調高亮度。
從技術發展的角度看,電影放映技術近幾年蓬勃發展。從激光光源到精準白幕,已經有很多新的技術可以支撐我們提高3D的放映質量,促進3D影片放映能夠更加長期成熟地發展。
新技術背后的解決方法
對于3D電影的放映來說,目前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放映亮度。亮度不達標,會導致一系列的觀影質量下降。最新的6P激光放映機技術,以RealD為代表的新3D放映設備,以及新金屬幕等技術,都為我們改善現有3D放映質量提供了更多可能。
業界也在討論如何提高3D放映質量,高幀率、高動態范圍、高分辨率、更大的色域都是可以采用的方法。以6P激光放映機為例,Barco Native(原生)色域遠遠超越了現有的DCIP3.而Rec 2020模式下,6P投影色域基本上滿足Rec2020的色域要求。從傳統的3P激光升級至6P,最大的改善是畫面穩定性,左右眼刷新頻率倍增。目前,除BARCO外,科視、杜比、IMAX的高端激光全部采用雙機6P方案。更大幅面,更高亮度,更要求左右畫面的穩定性。
而激光光源對亮度的提高也非常顯著,同時激光光源的光輸出更加穩定,壽命更長。Cinelab激光巨幕在可以讓30米巨幕呈現9fL以上的超亮3D畫面,Christie雙機放映機可以在寬8.2m增益為1的銀幕上使用Dolby3D達到14fL,而IMAX也正推出新激光巨幕,拭目以待哦~~
銀幕技術最近幾年也有新的進展。困擾金屬幕的可視角度、亮度均勻度等問題也得到了有效的改善。據相關調研結果顯示,新的PREMIUM HGA 1.9銀幕的亮度均勻度已經有了非常大的提高,銀幕邊緣亮度提升明顯,而且銀幕的可視角度也有了較大的提升。
隨著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更大的分辨率、更高的對比度、更廣的色域和更高的幀速率都將成為我們提高影片放映質量的有效手段。而虛擬技術、全景技術以及光場技術的迅猛發展,將會在未來給我們帶來更加逼真的3D影片放映效果。
(編輯:bingjiling)
價格面議
[查看詳情]